开云手机官方网站

News center
[中国新闻网]灾难中铸就的东汽精神 在创新之路上散发光芒
时间:2021-06-01    来源: 中国新闻网

【强国中坚 高质量发展看国企】灾难中铸就的东汽精神 在创新之路上散发光芒

中新网德阳5月29日电 (记者 谢艺观)在新中国发展史上,中国人民创造了无数精神标杆,“大庆精神”、“红旗渠精神”、“北京奥运精神”、“载人航天精神”……

在祖国大西南,有这样一种精神,在中国三线建设中孕育、历练、积淀,在灾难中迸发,在灾后重建中绵延承传,这就是“东汽精神”。

历经数十年发展,成为行业标杆

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东汽”)坐落在四川省德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。

图为东汽厂房内场景。 中新网记者 谢艺观 摄

东汽是我国最大的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之一,为全国提供了超过三分之一的大型发电装备。产品涵盖煤电、核电、气电、节能环保发电、电站服务、新能源材料、分布式能源、电站辅机等多个领域。

截至2020年底,已累计生产发电设备超过4.99亿千瓦,产品遍布全国31个省、市、自治区,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领先,煤电市场占比超过30%,F级燃机、核电市场占比超过40%,垃圾、生物质发电市场占比超过30%,钢厂余热利用工业汽轮机市场比超过85%。产品远销南亚、东南亚、中东、欧洲等29个国家和地区,累计出口发电设备产量超过5000万千瓦。

作为行业标杆企业,东方汽轮机获得过多项国家级、省部级荣誉:国家科技进步奖14项,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0项,以及大量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和四川省科技进步奖等。

这些成果的背后,离不开东汽人数十年如一日的积累,也离不开“东汽精神”的引领。

“凤凰涅槃 浴火重生”

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“东汽精神”,或许就是艰苦中迸发出的力量,废墟里开出的“花”。

1965年5月29日,作为三线建设重点布局的东方汽轮机厂,选址川西边陲,龙门山断裂带前沿,对外代号401。以新中国第一代全国劳模、第一代留苏汽轮机专家丁一为典型代表的创业者们响应“好人好马上三线”的号召,纷纷来到四川德阳绵竹汉旺镇。

在异常艰难的创业之路上,他们学习“大庆精神”,靠麻绳拉设备,人拉肩扛建起第一个生产车间,研制出全国第一台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300MW机组,填补了多项国内科研项目空白。300MW机组也展现了东汽人“艰苦创业、勇攀高峰”的精神风貌,孕育了“东汽精神”。

2008年5月12日,汶川特大地震突袭而至,东汽汉旺生产基地沦为一片废墟。地震中,全厂辖区职工和家属300余人遇难,1000余人受伤;5100余户职工住房遭到破坏,上百万平方米厂房倒塌或损毁;2000余台生产设备损坏,全厂直接经济损失近27亿元……

图为“5.12” 汶川地震损毁的东汽厂房。 中新网记者 谢艺观 摄

但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及“东汽精神”的鼓舞引领下,遭受“5·12”地震重创的东汽迅速恢复和崛起,用短短一年零九个月的时间,在2600亩土地上建成了一个新东汽,成为全国灾后重建的标杆。

东汽精神指引下的创新之路

走进东汽车间,“坚持创新驱动,推动高质量发展”的条幅尤为显眼。在“东汽精神”的指引下,东汽人坚持自主创新,推动能源利用绿色低碳发展。

图为东汽厂房内的横幅。 中新网记者 谢艺观 摄

“作为央企员工,让每一个卡脖子的核心技术自主可控,是我们应尽的光荣职责。”东汽产品研发中心主任范小平表示,“例如,长期以来,煤电产品在我国电力结构中占绝对主力的作用,它的利用效率提升,直接关系着国家节能减排和‘3060双碳目标’的实现,在这个领域,东汽的创新研发从未停止过。”

据范小平介绍,近年来,东汽利用自主研发的第四代通流设计技术,用“中国芯”替代“进口芯”,在多个进口机组升级改造中取得成功,经济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标志着我国电力装备研制能力跻身世界第一梯队,实现从“追赶者”到“有力竞争者”的华丽转身。

“随着国家对能源利用效率要求的提高,以及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需要,”范小平说,东汽在做优大型能源装备的同时,在可再生能源及能源综合利用领域,也坚持以技术创新引领市场,持续推出系列绿色高效、节能环保的汽轮机产品。

“作为央企员工,我们将持续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战略支撑,坚持自主创新,以更加高效、清洁、绿色的能源装备服务国家能源战略。”范小平说。(完)

热点推荐